【简报No.135】大赛就是诊断 问题即为方向

大赛就是诊断 问题即为方向

一次大赛就是一次检阅,就是一次诊断,亮出亮点的同时,也会暴露出不足。本次优质课大赛,就选手参赛的情况来看,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但是也不都尽善尽美,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当须改进。

一、依标教学方面

从各位老师设定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上可以看出,老师们都有瞄准《新课程标准》的意识,都在力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以前的赛课课堂相比,这是最大的进步。

但是,不足的是,有个别老师没有深入研读课标,甚至分不清教学目标和素养目标到底是什么关系,也分不清素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到底是什么关系,只是粗略地记得有哪几个方面的素养目标而己,至于具体的有哪些课程目标,分别是怎么阐释的,就更不得而知了。

改进的方向:课标都没有读懂,根本也就没办法理解《高考评价体制》。在听评课活动中,教师说课,必须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说清楚。这个清楚了,整个课堂教学的目标才算清楚,否则就是在放乱枪,或是在乱放枪。

二、课堂教学转型方面

“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真正要以素养为本,而要促成素养的真正落地,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转型,由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这次参赛的教师,都有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意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相互讨论。课堂里,静的时候,有思维的流淌,闹的时候,有思维的碰撞。这是教师紧跟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有力表现。

但是,迈开的步伐还不够大胆,不够有力,不够从容。有的教师,还甩不开手脚,不相信学生,总是想包揽代办。学生不能做的,老师替他做了,学生能做的,老师还是替他做了。比如问题提出之后不厌其烦的提示,比如问题生成之后重复累赘的分析与讲解,这些都大大地干扰了学生的思考,占用了学生自我建构、自我表达的宝贵时间。

改进的方向:要大力倡导以学生学的标准来评价老师教的优劣。学生学习真正地发生,素养得到真正地落实,才算教师教的好。老师讲得异彩纷呈,妙语连珠,写得妙笔生花,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没动嘴,没动手,没动脑,没动心,这样的课堂照样是低效的课堂。老师在课堂上不用多说话,只是情境的设置者,任务的布置者,热心而诚实的观赏者,在恰当的时候予以点拨与评价、升华与小结,而学生则嘴动,手动,脑动,心动,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三、理念更新方面

“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参赛的老师,大部分都能精心构思出非常新奇的情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不仅仅中是停留在掌握死知识的层面,还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运用知识,运用思维去解决真实的问题。

但是,不足的是,有的老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解有偏颇,认为情境教学就仅仅只是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去完成而已。于是,情境教学成了一个流行的摆设而已,其实质还是传统的做题式教学。

改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把这项内容作为专门研究的任务,用专门的时间来突破。而且,要把有无情境的驱动作为一个理念革新的标准,来强化教师情境教学的意识。

四、教学设计和导学案书写方面

教学设计与导学案书写的背后,反映的是设计者、书写者的教学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流程,有什么想的考量,就会书写出怎样的导学案。参赛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与导学案的书写总体表现非常好,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过程明晰,能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

但不足的是,有部分教师,还没有转变对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课堂教学要眼里有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由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还是课后反思,着眼点始终是学生的学。所以,以前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书写样式,要改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前者的书写反映出教师备课时想的是自己怎么教的问题,而后者的书写反映出教师备课时想的是学生怎么学的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才是真正的基于学情的教学。也有少许老师,把教学目标,写成素养目标,这就是分不清素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分不清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怎么落实素养目标呢。还有的老师,只写了一个素养目标,就开始教学过程的书写,中间省略了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明确。

改进的方向:规范教学设计的书写,就是厘清教学的思路。这项工作,必须从学习规范的教学设计开始。别说学习什么高深的教学理论,先从教学设计的规范性学起,在写学习目标,写学习重难点的过程中,就可以潜移默化的;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五、师生平等对话方面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一体的课堂,也就是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只有营造和谐、平等、舒适、温馨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课堂里才能安心、舒心、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走向深度的学习,走向探究、创造式的学习。教师如果一直板着脸,居高临下地面对学生,学生很难放开手脚尽情地舒展与表达自己。所以,教师要有友好,要温和,要充分的尊重学生,要有亲近感,与学生平等对话,倾情教授,真诚点拨,循循诱之,谆谆导之。师生一起,问题共研究,思维共激荡,情感同升化,一起奔赴,一起抵达,这种师生共生共享共成长的课堂才是最理想的课堂。

老师们都能够做到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做主, 但是,我们的老师,有的太过高冷,脸上少了微笑,少了温和,少了对学生的鼓励。比如,多说“请”字。“请坐”“请讲”“请谈谈你的看法”“请读出你的情感”“你分享你的精彩论断”等。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后,无论对错,要给他相应的评价。对了要给予表扬,让学生在表扬中获得表达后的成就感。错了,要指出错误的原因,鼓励他朝哪个方向思考,让学生在鼓励中体验到前进的力量。不能只是答案的正误而己,学生回答问题,他要在回答问题中所有收获,回答正确有回答正确之后该有的收获,回答错误有回答错误里该有的收获,如果我们不做任何点评,学生只是沦为答题的手段与工具而己,久而久之,学生就疲于回答问题。

改进的方向:我们的老师,都是有情怀的。不是不爱学生,而是不善于调整和学生的距离,没有放下身段,养成蹲下来平视学生的习惯。

六、反思性说课答辩方面

说课水平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这次参赛的几位老师,好的一面,都能紧跟课标,瞄准学科核心素养,阐释自己的教学理念、明确如此设计的理由。这是老师们平时钻研课标,研究教学的结果,值得表扬。

但是,说课的流程,说课的方法是部分教师的弱项。不是教师没有什么可说,而是教师不知如何来说。反思性说课,要针对你所上的这一节课来说,而不是有的老师说的那样,课标怎样,教材怎样,学情怎样,方法怎样,那本书怎么讲,哪个名家怎么讲,而是针对这节课,你自己怎么讲。也就是说,你要说出你这节课教授了什么,为什么要教授这个,你是怎样教授这个的,你教授得怎么样。因为不懂说课的具体环节,所以,许多老师们的说课,有的显得思路混乱,有的显得偏离重点,有的是语无伦次,让人听了不明所以。

改进的方向:无论是示范课,还是汇报课,授课人在授课后,必须进行反思性答辩说课。不管说得怎样,得说。说得多了,就会一点一点地进步。理论水平提高了,课堂实践水平必然会相应得到提高。还有就是,教案的书写,应该强调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写多了,反思性说课答辩不用训练,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总之,一次大赛,就是一次诊断。教学教研,就是直面存在的问题,向问题更深处漫溯,且行且思考,且思且实践,在思考中修正,在修正中提升。

版权声明:
作者:高尧
链接:http://sxgy.top/edu/fansi/693/
来源:高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目录
关闭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