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No.124】学习新理念 赋能新成长

学习新理念 赋能新成长
我很荣幸参加了“镇安中学骨干教师赴南京一中学科交流提升项目”学习,感受很深。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的进步。这次,我通过学习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了“三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初步了解了“三新”,初步树立了“三新”理念,并对新课程的改革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对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认识。新高考评价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数学学科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考查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考查要求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新高考突出数学学科特色,着重考察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突出学科素养导向,注重能力考察,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增强综合性和应用性,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项目和传统文化的真实情境为载体,情境真实多彩,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彰显“四个自信”,落实数学教育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其次,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认识。有五个重点变化:一是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变化;二是学科逻辑到尊重学科逻辑基础上的生活逻辑的变化;三是考查知识、能力到考查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的变化(“一核四层四翼”模型);加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四是课程结构的变化,由原来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变成现在的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文本结构上,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两个部分,大部分学科增加了教学和评价案例,命题建议等,内容更全面,结构更完整。在课标内容方面,凸显思想性、时代性和整体性等。各学科课标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新成就;更加关注学科内在联系及学科间的相互配合。五是高考命题方式的变化;在学科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点设计试题。突出考查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核心素养,注重学科知识内在的联系和多学科的融合,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创新试题设计,通过提供数据、图形、表格等多种形式的材料,设计条件或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限一的试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进行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增加应用型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际与科学研究,使用真实数据,现实事件设计试题,使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浓厚的生活气息。将学科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原理融入教学中。

最后,结合本次学习及自身的教学,对我的教学指导颇有收获。以南京市教研室严必友主任的分享的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为例对我们一线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日常教学中要弄清楚五个关键问题:第一,教什么?即知识本质内涵及其背后的价值意义;第二,为什么要教?即新知识与学生的困难、需要以及与课标、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第三,教到什么程度?即教学的容量、进度和难度;第四,怎么教?即情境的创设和教学方式的优化;第五,如何反馈和矫正?即设计恰当的问题和方式,准确了解学情,及时补偿矫正。

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严主任指出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缺乏科学、适性的目标设定,盲目追求容量和难度,课堂效率低下;二是满堂灌满堂练现象严重,学生缺乏思考、探究理解、体悟的机会;三是重结论,轻过程,知识理解肤浅;四是缺乏客观,准确的课堂反馈,不能及时予以补偿矫正;五是缺乏结构化的总结和提炼,不能形成学科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一是诊断学生的困难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二是精心选材,设计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行为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三是要让学生有四种机会:思考、表达、展示、发现。教师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启发和引导;四是示范巩固、当堂反馈、及时矫正;六是变式迁移、总结规律、提炼结构。

加强和改进概念教学的办法:严主任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建立概念、理解概念、运用概念。当前概念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有缺乏情境和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缺乏和邻近、相关概念的比较、辨析;缺乏概念本质内涵的揭示;(概念的意义)。缺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识别、判断、迁移和创造)。缺乏对概念外在结构的拓展和建构。(建立知识体系,概念的联接,寻求大概念)。

加强和改进习题教学:严主任提醒学生在解题过程常见的问题有,一是概念不够清晰,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把握信息,从而实施有效转化;二是缺乏对解题过程的整体把握和细节控制;三是缺乏对解题方法合理性、可行性的甄别和选择;四是缺乏推理、演绎过程的熟练性和逻辑性;五是满足于把题做完,缺乏回顾,反思,改进的习惯,找到更加简捷的思路和方法;六是不能经常性的进行解题梳理,建构一些模型和规律。改进和提升习题课的建议:一是概念弄清;二是养成读题习惯,找题眼;三是关注研究习题呈现模式,选择恰当的材料和载体,学会改造、编制问题;四是思考、研究习题的内在关联,载体共性、思路共性、方法共性、思想共性。从一道题到一组题、再到一类题,运用题组训练。五是让学生多思、多想、多交流、多体悟、多总结,学生参与是关键,“多向遍历”拓视野,总结规律最重要。要总结常规方法,优化解题策略,提炼模型结构。六是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单元综合、跨单元综合、跨学科综合和拓展创新。

通过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初步认识“三新”课程改革,认识到“三新”背景下的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的功能,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下新高考的特点,以及新高考数学的命题趋势。从而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的储备、教学方法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提高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做好准备。

版权声明:
作者:邓楠
链接:http://sxgy.top/edu/ln/465/
来源:高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目录
关闭
目 录